“早晨出去锻炼回来,热得不行,在空调屋里呆了一会就觉得心慌憋闷,气短,家人赶紧送医院,一检查,才发现是心梗。”
研究显示,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下,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。为什么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?
“患者刚锻炼完体温很高,此时吹空调,骤冷使血管紧急收缩,加重心血管负担,原有慢性冠心病、高血压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心梗或者脑梗。”医生介绍,因为天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对氧气和养分需求增加,心脏、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,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吹空调这小事给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们敲响警钟,夏季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!
3个原因
揭示心血管病夏季高发
1
潮湿闷热的低压天气,空气中的湿度、水分会增加,氧分压下降,肺泡里的氧分压也会下降,故而血液中氧分压也下降,人体代偿反应会加快呼吸频率和心率。
闷热潮湿的低气压还会令人心情郁闷、烦躁,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,从而增加心率和血压。
2
夏季温度高,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,身体为了散热,机体皮下血管扩张,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,心脏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。
3
夏季炎热时,皮肤、呼吸道中的水分蒸发较快,再加上体温的调节需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,人体很容易缺水,不及时补充,血液粘稠,流速减慢,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。
6条建议
给你的心脑“消暑降温”
1
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平稳,即要按时起床、按时睡眠、定时进餐、适量锻炼、注意劳逸结合等。夏季人体机能较为活跃,动则升阳,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,但不可过度,尤其是老年人,以打太极、散步等舒缓的运动为主,以微微汗出为宜,避免大量出汗。
夏季昼长夜短,容易睡眠不足,要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,夜间11点之前尽量要进入睡眠状态,午餐后半小时午睡30分钟至1小时,每天保证七、八个小时睡眠时间。很多老年人常年早起晨练,但据调查,70%~80%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时~10时,外出时要避免去温度高、湿度大、人口稠密的地方。
2
室内可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动,空调多用除湿功能,降低湿度缓解闷热感觉。空调屋不宜调得太低,一般以26℃左右为宜,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7℃。老年人要洗温水澡,不宜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。
3
心脑血管病患者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,多吃蔬菜、水果,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。提倡“四低一高”饮食原则:低热量、低盐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、高维生素。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。避免进食动物内脏、肥肉、蟹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。
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温开水,可多喝如绿豆汤、莲子汤、百合汤、菊花茶等饮料,既可补充水分,又能清热解暑,但寒凉体质的人不宜服用。
中医有五行养生的理念,夏季与心、红色对应,因此,适当吃红色食物有助养心,比如红枣、樱桃、葡萄柚、胡萝卜等食物。
4
据调查,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诱因中,情绪激动所占比例为第一位。所以生活中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、焦虑。要懂得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,通过向亲友倾诉,或寄情于音乐或自己的爱好中,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。
5
夏季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,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,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,致使夜间血压升高,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。
另外,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都不同,有些患者不吃药,血压会立刻反弹。因此,夏季高血压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,万万不可擅自停药。
6
穴位贴敷:尤其是“三伏贴”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特色优势,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将温经散寒、活血化瘀、补虚助阳的中药膏,贴敷于心俞、膻中、内关等穴位,具有益气温阳,通脉止痛的作用,能够有效防治冠心病、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。
穴位按摩: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,激发人的经络之气,起到通经活络、扶正祛邪等作用,比如:
高血压患者可以按摩百会穴、太冲穴等穴位,具有缓解头疼头晕、疏肝理气等作用;
心绞痛患者可以按摩内关、神门、檀中穴等穴位,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,缓解发作症状;
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按摩神门、郄门、内关穴等穴,可以缓解心悸、胸闷等症状;
保护心脏可按摩内关、神门、天泉等穴,具有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等作用。
3种食物
给你的血压“保驾护航”
1
菠菜
在绿叶菜中,菠菜是含钾大户。钾可以促使肾脏排出更多的钠,从而缓冲钠盐升高血压的副作用。需要提醒的是,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应少吃菠菜,以免影响药效。
2
香蕉
3
红薯
红薯富含膳食纤维、钾、铁和维生素B6等营养素,有利于肠胃蠕动,能使人顺畅排便,从而有助降低便秘诱发的血压短期升高。其中富含的钾元素可以促进体内矿物质水平的均衡,辅助降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