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殊人群的健走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
答案就是:遵医嘱,做防护,搭伴行!
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、肥胖人群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健走应根据自身状况,遵照医嘱制定运动计划,并在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。
同时,建议上述人群外出锻炼应做充足的准备和防护措施,并搭伴而行、避免在人流稀少的区域独自健走,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。
在三餐后半小时均进行20~40分钟的适量运动,有助于血糖的控制。
清晨起床后空腹状态下进行体育锻炼不可取,容易发生低血糖和急性心脑血管疾病。
糖尿病人群应重视运动前的血糖情况,可适当进食或携带糖块,以免发生低血糖。
随身佩带糖尿病人信息卡和急救卡,以便出现意外时他人给予救治。
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外周神经病变,对伤痛不敏感,因此不要赤足行走。
健走前、健走中和健走后不建议饮用含糖饮料或运动饮料,否则易导致血糖过高。
健走后,要仔细检查双足,尤其是趾间、足底、足跟处,有无受压、红肿、血泡、水疱甚至肿胀等情况,一旦发现问题须及时就诊。
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运动量,如过量健走易发生关节水肿等症状,运动受限,将大大增加血糖控制难度。
适度活动可缓解关节不适,有助于保持和改善关节功能和结构,改善生活质量。
关节的软骨组织没有血液供应,其新陈代谢依赖于关节活动从而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和物质交换,因此提倡和鼓励骨关节病人适量运动。
骨关节疾病患者身体活动建议应咨询专业医生,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制定运动计划。
有骨关节疾病的人,健走时应注意膝盖与脚踝的保护、注意运动的强度与时间,根据情况使用健走杖等辅助工具。
出现持续疲劳、无力感异常加重、关节活动范围降低、肿胀加重,运动后一小时疼痛不消失等症状,应暂停健走或运动计划。
关节病变处于重症发作期,应减少或避免骨关节的活动,减轻负荷。
禁忌:剧烈运动,稳定性差的关节进行大量重复性活动、过度伸展,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早晨运动。
肥胖人群的健走强度不宜过高,建议采用中低强度,也可间歇变换短暂的中高强度,加速脂肪的消耗。
健走时应适当增加摆臂幅度和频率,可采用“中轴扭转”的方式,增加腰腹的锻炼。
严重肥胖的人群会对膝关节造成压力,建议手持健走杖进行健走、适度适量,以保护膝关节。
健走运动会增加食欲,肥胖人群应注意合理控制饮食,防止体重增加或反弹。
高血压人群应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原则,逐步增加健走强度和运动量,以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。
健走前要做轻度热身运动,如伸展、下蹲运动。
健走中要时刻注意身体情况,如果感到胸痛、胸闷、心悸、呼吸困难等,应立即停止运动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在热身、健走的过程中,尽量避免头部低于腰部、憋气或用力等情况。
健走结束时要缓慢停止。若健走后出现头晕、胸闷、气短、食欲下降、次日疲乏等症状,说明运动量可能过大了,应调整强度。若减少运动量后,仍出现不适症状,应停止运动,必要时可去医院查诊。
若身体条件允许,可以在每天健走中适当增加小强度的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。
适当的运动,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脏功能,降低心肌缺血发生风险。
但过量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,导致发生心肌缺血并表现为心绞痛,冠心病患者运动量应以不诱发心绞痛发作为基本原则。
建议严格遵照医嘱,并加强防护。
特别说明:
患病人群、肥胖人群、体弱人群等特殊人群,请参考“特殊人群健走注意事项”,并遵照专业人员建议制定健走或健身计划。